名称:菊花
类别:解表药
拼音:JU HUA
拉丁:Flos Chrysanthemi
别名:甘菊、家菊、白菊花、滁菊花、杭菊花、贡药花、甜菊花
药用部位:头状花序
药材性状:毫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茎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滁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毫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
栽培要点:
产地:浙江、河南、安徽
采收加工: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微寒;甘、苦;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禁忌:
类别:解表药
拼音:JU HUA
拉丁:Flos Chrysanthemi
别名:甘菊、家菊、白菊花、滁菊花、杭菊花、贡药花、甜菊花
药用部位:头状花序
药材性状:毫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茎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滁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毫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
栽培要点:
产地:浙江、河南、安徽
采收加工: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微寒;甘、苦;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禁忌: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的医药、秘方、药方、穴位、针灸及诊断方法等均是收集而得,如需使用请先到专业中医药师处咨询方可使用,本站不对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