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物种起源 第十一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替来源于瑞达网
http://www.hy928.net/ 2018/4/7 达尔文 网络复制标题和链接

最上横线以 下的一切类型都看作是已经绝灭了的。三个现存属,a14,q14,p14就形成一个小科;b14, f14是一个密切近似的科或亚科;o14,i14,m14是第三个科。这三个科和从亲类型(A) 分出来的几条系统线上的许多绝灭属合起来成为一个目,因为它们都从古代原始祖先共 同遗传了某些东西。根据以前这个图解所说明过的性状不断分歧的原理,不论任何类型, 愈是近代的,一般便愈与古代原始祖先不同。因此,我们对最古化石与现存类型之间差 异最大这个规律便可有所了解。然而我们决不可假设性状分歧是一个必然发生的偶然事 件;它完全取决于一个物种的后代能否因为性状分歧而在自然组成中攫取许多的、不同 的地位。所以,一个物种随着生活条件的稍微改变而略被改变,并且在极长的时期内还 保持着同样的一般特性,如同我们见到的某些志留纪类型的情形,是十分可能的。这种 情形在图解中是用F14来表示的。
    一切从(A)传下来的许多类型,无论是绝灭的和现存的,如同前面说过的,形成一 个目;这一个目由于绝灭和性状分歧的连续影响,便被分为若干亚科和科,其中有些被 假定已在不同的时期内灭亡了,有些却一直存续到今天。
    考察一下图解,我们便可看出:如果假定埋藏在连续地质层中的许多绝灭类型,是 在这个系列的下方几个点上发见的,那么最上线的三个现存科的彼此差异就会少些。例 如,如果a1,a5,a10,f8,m3,m8,m9等属已被发掘出来,那三个科就会如此密切地连 结在一起,大概它们势必会连合成一个大科,这与反刍类和某些厚皮类曾经发生过的情 形几乎是一样的。然而有人反对把绝灭属看作是连结起三个科的现存属的中间物,这种 意见一部分也许是对的,因为它们之成为中间物,并不是直接的,却是通过许多大不相 同的类型,经过长而迂回的路程的。如果许多绝灭类型是在中央的横线之一,即地质层 ——例如No.VI——之上发见的,而且在这条线的下面什么也没有发见,那么各科中只有 两个科(在左边a14等和b14等两个科)大概势必合而为一;留下的这两个科在相互差异 上要比它们的化石被发见以前来得少些。还有,在最上线上由八个属(a14到m14)形成 的那三个科,如果假定以六种主要的性状而彼此区别,那么曾经在VI横线那个时代生存 过的各科,肯定要以较少数目的性状而互相区别;因为它们在进化的这样早期阶段,从 共同祖先分歧的程度大概要差些。这样,古老而绝灭的属在性状上便多少介于它们的变 异了的后代之间,或介于它们的旁系亲族之间。
    在自然状况下,这个过程要比在图解中所表示的复杂得多;因为群的数目会更多; 它们存续的时间会极端不等,而且它们变异的程度也不会相同。因为我们所掌握的不过 是地质纪录的最后一卷,而且是很不完全的,除去在稀有的情况下,我们没有权利去期 望把自然系统中的广大间隔填充起来,因而把不同的科或目连结起来。
    一切我们所能期望的,只是那些在既知地质时期中曾经发生过巨大变异的群,应该 在较古的地质层里彼此稍微接近些;所以较古的成员要比同群的现存成员在某些性状上 的彼此差异来得少些;根据我们最优秀古生物学者们的一致证明,情形常常是这样。
    这样,根据伴随着变异的生物由来学说,有关绝灭生物类型彼此之间、及其与现存 类型之间的相互亲缘关系的主要事实便可圆满地得到解释,而用其他任何观点是完全不 能解释这等事实的。
    根据同一学说,明显地,地球历史上任何一个大时期内的动物群,在一般性状上将 介于该时期以前和以后的动物之间。这样,生存在图解上第六个大时期的物种,是生存 在第五个时期的物种的变异了的后代,而且是第七个时期的更加变异了的物种的祖先; 因此,它们在性状上几乎不会不是介于上下生物类型之间的。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某些以 前的类型已经全部绝灭,必须承认在任何地方都有新类型从其他地方移入,还必须承认 在连续地质层之间的长久空白间隔时期中曾发生过大量变化。承认了这些事情,则每一 个地质时代的动物群在性状上无疑是介于前后动物群之间的。关于这点我们只要举出一 个事例就可以了,即当泥盆系最初被发见时,这个系的化石立刻被古生物学者们认为在 性状上是介于上层的石炭系和下层的志留系之间的。但是,每一个动物群并不一定完全 介于中间,因为在连续的地质层中有不等的间隔时间。
    每一时代的动物群从整体上看,在性状上是近乎介于以前的和以后的动物群之间的, 某些属对于这一规律虽为例外,但不足以构成异议以动摇此说真实性。例如,福尔克纳 博士曾把柱牙象和象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