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头维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有缓解治疗头痛、头晕目眩、口痛、迎风流泪等作用;头维穴的位置: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详见本文图解头维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头维穴的准确位置图】
【图解头维穴的位置】
【头维穴的位置】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另说“在额角发际,本神旁一寸”(《太平圣惠方》)。(即:人体的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
【3分钟取穴】正坐,食指、中指并拢,中指指腹位于头侧部发际点处,食指指腹处即是。
【取穴技巧】头维穴位于头侧部的发际中,在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处,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嘴动时该处肌肉也会动。
【穴位解剖】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颞支。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头维穴】 Tóu wéi(ST8),经穴名,别名颡大穴。出《针灸甲乙经》。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别名】颡大穴。在头角部,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足阳明脉气行与人身胸腔头面,维络于前,故有二阳为维之称。
【穴位含义】胃经的五谷精微由本穴分送头之各部。
(1)“头维穴”,“头”,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内物质所调节的人体部位为头。“维”,维持、维系之意。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维持头部正常秩序的作用。头部为诸阳之会,它要靠各条经脉不断地输送阳气及营养物质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行。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在输送头部的阳气当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头部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作用,而胃经气血传之于头又是靠头维穴传输,(为阳明脉气所发,维系于头),故名“头维穴”。
(2)“颡大穴”,“颡”,额头。“大”,多也,指穴内的气血盛大之意。胃经属阳明,多气多血之经,与其它经脉相比,胃经输送头部的气血物质要多,而本穴又为胃经气血上供头部的出口,其转运的气血物质也多,故名为“颡大穴”。
(3)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本穴为胃经向头部输送气血之处,因其输送气血的量大且强,运行为风行之状,性同胆经气血,故为足少阳阳明之会。又因本穴输送头部的为纯阳之气,性同阳维脉气血,故为足阳明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阳气以风行之状由本穴分散于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向头之各部输送胃经的阳气及精微物质。
【头维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偏、正头痛、喘逆烦满、呕吐流汗、迎风流泪、目视不明、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结膜炎、目眩等。
【功效作用】 清头明目,安神利窍,止痛镇痉。
【穴位配伍】头维穴配太阳穴,可改善脸部痉挛、疼痛;
迎风流泪配伍穴位:风池穴、头维穴。
疾病概述:眼睛并没有什么异常的现象,既不红,又不肿,也不痒,但外出时被风一吹,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下来,视物模糊。
按摩顺序与技法:双手大拇指交叠举向脑后方,用两个大拇指的力气按压风池穴2分钟,接着按压额头附近的头维穴3分钟即可。
头痛配伍穴位:涌泉穴、头维穴、大陵穴
眼睑跳动配伍穴位:攒竹穴、丝竹空穴、头维穴
精神分裂症配伍穴位:后溪穴、太冲穴、涌泉穴、头维穴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眼轮匝肌痉挛等。
脸上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快乐、悲哀,那是因为面部神经在起作用。如果脸上感到疼痛或者痉挛,不但影响生活,患者也会感到非常痛苦;即使能够忍受痛苦,也会表现出非常不自然的表情,让别人感到奇怪。治疗的方法并不难,只要经常按摩头维穴就可以有所收获。
【文献摘要】
1、《针灸甲乙经》:“寒热,头痛如破,木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头维主之。”
2、《玉龙歌》:“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防,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3、《医宗金鉴》:“头维、攒竹二穴,主治头风疼痛如破,目痛如脱,泪出不明。”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迎香穴3~5分钟,一天一次,可防治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等。(经常用拇指指腹按压头维穴,稍用力,每次1~3分钟)。
视频讲解:按揉头维穴和迎香穴的手法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即倾斜45度,由上向下刮拭头维穴,2~3分钟,以出痧为度,可治疗事物不明、前额神经痛、偏头痛等。
【刺灸疗法】平刺0.5~1寸。
附注:1、足阳明、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2、《甲乙》禁不可灸。
人体常用穴位高清图下载
常用病例施灸取穴参考表(完整版)下载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的医药、秘方、药方、穴位、针灸及诊断方法等均是收集而得,如需使用请先到专业中医药师处咨询方可使用,本站不对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