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华玉生活网 >> 读书 >> 古籍 >> 四书 >> 《论语》 >> 正文>> 繁体中文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_论语_四书五经注释本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_论语_四书五经注释本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①,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①如之何:怎么办。连言“如之何”,是反复考虑怎么办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拿他怎么 办了啊!”
  【读解】   
  凡事多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遇事多想一想该怎么办才 好,而不应该稀里糊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科学家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问题都提不出来,解 决什么呢?
  所以孔子感叹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真不知 拿他怎么办了啊!”这就是要求我们主动提出问题,动脑筋想办法。 用他在《为政》篇里的说法,就是“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这样, 科研这样,我们平时处理日常事务也是这样。
  总之,凡事不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人,就连圣人也拿他没救,我 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

  不要卖弄小聪明_论语_四书五经注释本
  【原文】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
  孔子说:“大家整天聚在一起,谈话丝毫不涉及道义,却喜欢 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是难办啊!”
  【读解】   
  我们今天的人尤其容易犯这种毛病。茶楼酒馆、卡拉 OK厅等 娱乐消闲场所一坐就是半天,大家说些天气,说些股票,说些海 湾战争、中东问题,这还算好的。更糟糕的是说些东家长,西家 短,某某领导和某某领导之间有些什么瓜葛,某某男同事与某某 女同事之间又有些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如此等等,不 一而足。没有一句话是上得台盘,见得世面的。这就是孔子所说 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现象,有点近似于我们所说的“清 谈”之风。明末清初,顾亭林就曾经批评当时南方的读书人是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而北方的读书人是“饱食终日,无所用 心。”
  言不及义也罢,无所用心也罢,都还只是无聊而已。可偏偏 就是这些人还喜欢卖弄小聪明,大家凑在一起就专门研究张三,研 究李四,耍些小心眼,出些鬼点子整人,今天攻击张三,明天攻 击李四。在这些小聪明方面,这些人真正是天才,添油加醋,捕 风捉影,甚至造谣中伤,无中生有,整起人来一套一套的。
  所以,我们切不可轻视了这种小聪明的危害。
  ------------------

  “名”的情结_论语_四书五经注释本
  【原文】
  子曰:“君子疾①没世②而名不称焉。”
  【注释】
  ①疾:恨。②没(mo)世:死亡。
  【译文】
  孔子说:“君子的遗恨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称颂。”
  【读解】   
  那岂不是说人不出名,终生遗憾了吗?
  所谓人生在世,名利二字。
  一个“名”字,白了多少少年头,流了多少英雄泪!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这是三闾大夫屈原的恐慌。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
  这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慰安。
  “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
  这已把对“名”的追求推向了极端。
  至于“功成名就”、“扬名显亲”等,更是铸造着中国读书人 的人格心理。就是孔子自己,如我们在前面已多次谈到的那样, 虽然反复申说“人不知而不愠”之类的话,但也感叹“没有人知道 我啊!”(《宪问》)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也仍然是孔子作 《春秋》也是为了“自见于后世”。(《孔子世家》)说穿了,正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因此,儒学并非不重名,并非不喜欢“令广誉施于身”(孟子语),而只是反对声闻过情,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罢了。
  有道是,追名逐利。世不重名,则人尽趋利。如此说来,追 名倒也并不是坏事。至少可以使我们不生活在一条人人争权夺利 的单行道上吧!
  ------------------

  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_论语_四书五经注释本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读解】   
  这里的“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积极追求的角度 说,是指凡事都靠自己的意思,那也就是《易经》所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或者如孔子在《子罕》篇里所说:“譬如为山, 械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进 这成败都靠自己。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在《国际歌》里面 所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 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另一方面,这里的“求”也包括对自己失败原因的探求。也 就是《中庸》里面所说的:“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 求诸其身。”’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 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仁者如射;射者 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 子·公孙五上》)不怪靶子不正也罢,不怪比自己射手导好的人也罢, 总之都是要求从自身找原因。俗话说得好:“会怪的怪自己,不会 怪的怪别人。”四川方言对那种不会怪自己而只会怪别人的行为更 有生动的讽刺,叫做:“人穷怪屋基,屙屎不出怪茅厕(si)。”话 虽然过于俚俗,但却合于圣人的雅意,那就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本书下载 www.ruida.org/Soft/book/6384.shtml

  • 扩展阅读
  • 上一篇文章:
  • 【返回网站首页】 【返回《论语》】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
    文章 软件 电影 商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服务声明 | 充值中心| 华安五金电器 | 收费标准| 论坛| 留言| 实用查询| 会员中心| 下载帮助| 设为首页|

    技术支持:瑞达科技 即时交谈QQ:237013889 QQ群:13810759 E-Mail:237013889@qq.com
    非盈利网站,如有侵权,请来信来电告知,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桂ICP备17008104号 华玉生活网网站统计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