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臭草
类别:解表药
拼音:Chou Cao
拉丁:Herba Rutae
别名:臭艾、小香草、荆芥七
药用部位:全草
药材性状: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有强烈气示。全株无毛,有腺点。叶互生,2~3回羽状复叶,全裂至深裂,长5~15cm;裂片倒卵状长圆形或匙形,长1~2cm,全缘或微有钝齿。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金黄色;萼片4~5;花瓣4~5,边缘细撒裂状;雄蕊8~10;心皮3~5,上部离生;花盘有腺点;蒴果4~5室,成熟时开裂。种子肾形,黑色,花期春季。
栽培要点:
产地:
采收加工:6~7月采收,阴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祛风,退热,利尿,活血,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热、风湿骨痛、小儿惊风、小便不利、泄泻、疝气、跌打损伤、热毒疮疡、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捣汁调敷或塞鼻。
禁忌:《广西中药志》:
类别:解表药
拼音:Chou Cao
拉丁:Herba Rutae
别名:臭艾、小香草、荆芥七
药用部位:全草
药材性状: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有强烈气示。全株无毛,有腺点。叶互生,2~3回羽状复叶,全裂至深裂,长5~15cm;裂片倒卵状长圆形或匙形,长1~2cm,全缘或微有钝齿。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金黄色;萼片4~5;花瓣4~5,边缘细撒裂状;雄蕊8~10;心皮3~5,上部离生;花盘有腺点;蒴果4~5室,成熟时开裂。种子肾形,黑色,花期春季。
栽培要点:
产地:
采收加工:6~7月采收,阴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祛风,退热,利尿,活血,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热、风湿骨痛、小儿惊风、小便不利、泄泻、疝气、跌打损伤、热毒疮疡、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捣汁调敷或塞鼻。
禁忌:《广西中药志》: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的医药、秘方、药方、穴位、针灸及诊断方法等均是收集而得,如需使用请先到专业中医药师处咨询方可使用,本站不对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