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颅息穴_位置功效_手少阳三焦经_人体穴位图来源于瑞达科技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13   文章录入:瑞达  责任编辑:瑞达科技

导读:颅息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有缓解治疗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等作用,颅息穴的位置: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详见本文图解颅息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颅息穴的准确位置图

颅息穴的准确位置图

    【图解颅息穴的位置

    【颅息穴的位置】位于头部,当角孙穴与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取穴方法】侧坐位,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

颅息穴的准确位置图

    【快速取穴】侧坐位,在头部,于耳后发际,瘈脉穴与角孙穴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

    【穴位解剖】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和枕大神经的吻合支。

颅息穴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颅息穴】经穴名。出自于《针灸甲乙经》。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别名:颅骢穴。

    【穴位含义】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

    (1)“颅息穴”。“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息”,停息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冷降,如风停气止之状,故名“颅息穴”。

颅息穴位位置图

    (2)“颅骢穴”。“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骢”,同囟,囟为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亦即间隙也。颅骢名意指天部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理同颅息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下传瘈脉穴。

    【功能作用】清热降浊。

    【颅息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头痛、牙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癫痫等

    【作用功效】通窍熄风、镇惊止痛。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中耳炎等。

    【颅息穴位配伍】颅息穴配风池穴、太阳穴、天冲穴、脑空穴缓解治疗偏头痛、头风病; 颅息穴配太冲穴缓解治疗小儿惊痫、呕吐涎沫、瘈疭。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身热痛,胸胁痛不可反侧,颅息主之。”;《针灸大成》:“主耳鸣痛,喘息,小儿呕吐涎沫,瘈疭发痫。”;《铜人针灸经》:“治身热头重,胁痛不得转侧。”

颅息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泄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颅息穴平刺0.2-0.5寸。

    【艾灸方法】:颅息穴,艾条灸5-10分钟,颅息穴艾炷灸3-5壮。

颅息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