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野八角来源于瑞达科技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7/10   文章录入:瑞达  责任编辑:瑞达科技

野八角(学名:Illicium simonsii)为八角茴香科八角属的植物。

分布于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生于海拔1 700-3 200 (-4 000)米杂木林、灌丛中或开阔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9米,少数可达15米;幼枝带褐绿色,稍具棱,老枝变灰色;芽卵形或尖卵形,外芽鳞明显具棱。叶近对生或互生,有时3-5片聚生,革质,披针形至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通常长5-10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渐狭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窄翅;干时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或浅棕色;中脉在叶面凹下,至叶柄成狭沟,侧脉常不明显;叶柄长7-20毫米,在上面下凹成沟状。








花有香气,淡黄色,芳香,有时为奶油色或白色,很少为粉红色,腋生,常密集于枝顶端聚生;花梗极短,在盛开时长2-8毫米,直径1.5-2毫米;花被片18-23片,很少26片,最外面的2-5片,薄纸质,椭圆状长圆形,长5-11毫米,宽4-7毫米,最大的长9-15毫米,宽2-4毫米,长圆状披针形至舌状,膜质,里面的花被片渐狭,最内的几片狭舌形,长7-15毫米,宽1-3毫米;雄蕊16-28,2-3轮,长2.5-4.2毫米,花丝舌状,长1-2.2毫米,花药长圆形,长1.4-2.4毫米;心皮8-13枚,长3-4.5毫米,子房扁卵状,长1.2-2毫米,花柱钻形,长1.5-2.5毫米。
果梗长5-16毫米。蓇葖8-13枚,长11-20毫米,宽6-9毫米,厚2.5-4毫米,先端具钻形尖头长3-7毫米。种子灰棕色至稻秆色,长6-7毫米,宽4-5毫米,厚2-2.5毫米。花期几乎全年,多为2-5月(少数是12-6月),果期6-10月。

主要价值
 野八角药用价值
性味与功用
甘,温。有大毒。杀虫生肌,行气止痛。用于疥疮,胃寒作吐,膀胱疝气、胸前胀痛等。常用量1.5~2.5g;外用适量,水煎洗患处。
附注
本品有大毒,慎用,如误食,立即喝盐水及酸水可解毒。阴虚内热者禁用。本种之叶入药,有杀虫生肌之功效。
野八角经济价值
果、叶、花均有毒。四川米易县群众将叶晒干碾碎,放入肉中,可毒死豹子等野兽。有人将叶当烟叶吃也中毒。四川盐边县用叶毒虱子[1]  。叶、果含芳香油,鲜果出油率0.24%,但不能食用,切勿与八角茴香油相混淆,以免中毒。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