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玉米须来源于瑞达科技网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353 更新时间:2014/8/14 文章录入:瑞达 责任编辑:瑞达科技 | |
|
|
17.治特发性水肿: 取玉米须50克,大枣5枚,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天1剂,连服1个月。 18.高血压、头昏脑涨:玉米须50g,菊花10g,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 19.眩晕:玉米须50g,煎汤代茶,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 20.齿龈出血:玉米须50g,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多分钟,1日内作数次饮完,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21.玉米须橘皮治咳嗽: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1、治疗慢性肾炎 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约得300~400毫升药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9例,经10个多月观察,其中3例获得痊愈,2例进步,其余4例疗效不明显。玉米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低等方面。部分病例连续服用6个月未见毒性副作用。 2、治疗肾病综合征 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氯化钾1克,每日3次。临床治疗12例,其中10例伴有严重的周身性水肿,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肿较轻;治疗3个月后,9例水肿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于服药后15天水肿全消。一般于服药3天即开始有利尿现象,同时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数病例血浆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红试验及血压转为正常。 3、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 治疗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鸟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须1~2两煎剂内服,2例分别于服用4小时及6小时后,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酱油样的血尿;以后黄疸减退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均曾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C及输血。据观察,玉米须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过敏及解毒等作用。 临床应用 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 功效:利胆退黄,利尿退肿,止血。 应用: 1.现代用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可大剂量单用,或与金钱草、茵陈、郁金等配用。 2.现代用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以及热淋,小便不利等。前者,可与冬瓜皮、赤小豆、马鞭草等同用;后者,可与车前草、连钱草等同用。 3.用于鼻衄,齿龈出血,出血性紫癜等。可与生地、白茅根、黄芩等配伍。 此外,还可用于消渴证(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可单用大剂量煎服。 若用该品切成短丝,同当归尾粉混和,燃点吸烟,对慢性副鼻窦炎有一定疗效。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15—60克。吸烟用适量。 研究: 含糖类、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K、无机盐(钾盐特多)等。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其粘稠性及胆红质的含量。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并能抑制蛋白质的排泄。有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干的也可用。 治病五则 1.利尿: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每天用50~100克,水煎服。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须,配西瓜子、赤小豆,水煎服。 2.利胆:治疗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常与茵陈、栀子配合应用。玉米须、郁金各50克,水煎服,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糖含量。 3.玉米须、根、叶可治疗吐血、衄血和尿血。尿血时,玉米须配荠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4.降压:常用玉米须与野菊花、决明子泡茶,可改善高血压症状。 5.止泻: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特别是水泻,玉米须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泻作用。 玉米须还有强心、开胃、止喘等作用,它味甘、性平,无任何副作用。 成方制剂 1.结石通茶(玉石茶)含玉米须、石苇等。具有利尿消炎,通淋镇痛,止血化石的作用,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尿道灼痛。 2.复方金钱草颗粒含广金钱草、玉米须等。清热祛湿,利尿排石,消炎止痛,用于泌尿系统结石,尿路感染属湿热下注证者。 3.消渴丸含天花粉、玉米须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廋,体倦无力,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