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华玉生活网 >> 读书 >> 古籍 >> 四书 >> 《孟子》 >> 正文>> 繁体中文

《孟子》注释本_四书五经

《孟子》注释本_四书五经


  目录

  《孟子》简介
  梁惠王上
  以义治国,何必言利?
  与民同乐 父母官的职责
  仁者无敌
  谁能统一天下
  衣食足而知礼义
  君子远庖厨
  不为与不能
  缘木求鱼
  梁惠王下
  小勇与大勇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贪财好色怎么办?
  王顾左右而言他
  听听国人怎么说
  民悦则取之,民不悦则不取
  进也民心,退也民心
  出尔反尔
  两大之间难为小
  公孙丑上
  乘势待时,事半功倍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恶湿居下,自作自受
  政策开放,国家兴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选择职业,不可不慎
  从闻过则喜到与人为善
  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贤才可拜不可召
  当受则受,当辞则辞
  无官无责,进退有余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官场与商场中的垄断现象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滕文公上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上行下效的实例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滕文公下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
  不收其道,钻穴之徒
  动机与效果的问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胁肩诌笑,病于夏畦
  偷鸡的逻辑
  廉洁与酸腐
  离娄上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人有恒言,天下国家
  水清濯缨,水浊濯足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自暴自弃,岂不哀哉
  不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
  真诚是立身之本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嫂溺,援之以手
  毁誉不必太在意
  好为人师的毛病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离娄下
  小恩小惠,不知为政
  君臣之道,恩义为报
  中养不中,才养不才
  有所不为,而后有为
  言人不善,如后患何?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深造的目的在于自得
  博学详说,将以返约
  以善养人,能服天下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人与禽兽的差别有多大?
  两可之间,最是为难
  逢蒙杀羿,里也有过
  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
  爱人者人恒爱之
  不孝有五,不顾父母
  齐人有一妻一妾
  万章上
  大孝终身慕父母
  君子也难免受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君权谁授? 
  万章下
  圣人风范
  论友其德也,不可有挟
  位卑莫言高
  知人论世
  劝君不听怎么办?
  告子上 
  人性向善,犹水就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操则存,舍则亡
  一暴十寒与专心致志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学问之道,求其放心
  忧指忘心,舍本逐末
  饮食之人,养小失大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天爵”与“人爵”
  自尊自贵,都是真贵
  杯水车薪,应怪自己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告子下
  怎样比较?
  人皆可以为尧舜
  仁义是和平的前提
  富国强兵与仁义道德
  无过无不及原则的运用
  以邻为壑,仁人所恶
  君子不亮,恶乎执?
  好善足以治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亦多术 
  尽心上
  养性事天,修身立命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求在我者”与“求在外者”
  万物旨备于我矣
  随波逐流,平庸之人
  无耻之耻,无耻矣
  耻之于人大矣
  古之贤士,乐道忘势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良能良知,通行天下
  操心虚患,多能通达
  大人者正己而物正
  君子有三乐
  君子本色,表里如一
  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观于海者难为水
  为谁辛苦为谁忙?
  举一废百,贼道也
  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
  掘井九轫不及泉,犹为弃井
  君子不素餐
  士尚志
  道德两难怎么办?
  地位对人的重要影响
  养而不爱如养猪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以道殉身与以身殉道
  求教必须虚心
  真进锐者,其退速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智仁难遍,当务之急 
  尽心下
  春秋无义战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介然用之,茅塞顿开
  再作冯妇
  宝珠王者,殃必及身
  小才招祸,从政危险
  言语之盗,君子警惕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
  说大人,则藐之
  养心莫善于寡欲
  狂者、狷者与好好先生
  谁来继承圣人的事业?

  本书下载

《孟子》篇目有:

(一)梁惠王上梁惠王下

(二)公孙丑上公孙丑下

(三)滕文公上滕文公下

(四)离娄上离娄下

(五)万章上万章下

(六)告子上告子下

(七)尽心上尽心下

  《孟子》简介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 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麽《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扩展阅读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返回网站首页】 【返回《孟子》】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
    文章 软件 电影 商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服务声明 | 充值中心| 华安五金电器 | 收费标准| 论坛| 留言| 实用查询| 会员中心| 下载帮助| 设为首页|

    技术支持:瑞达科技 即时交谈QQ:237013889 QQ群:13810759 E-Mail:237013889@qq.com
    非盈利网站,如有侵权,请来信来电告知,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桂ICP备17008104号 华玉生活网网站统计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