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言语之盗,君子警惕_尽心章句下_《孟子》注释本_四书五经来源于瑞达网 | |
http://www.hy928.net/ 2022/10/28 佚名 网络 |
|
|
|
【原文】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饴①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 饴之也。是皆穿富之类也。 【注释】 ①饴(tian):探取,获取。 【译文】 士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是用言语来套取人;该成话的时 候不说话,是用沉默来套取人。都是钻洞爬墙的小偷行为。 【读解】 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 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同样是该.不该说话的问题,在孔子那里还只是“失”,属于智 与不智的范畴。可是,到了孟子这里就成了“话”,属于仁与不仁 的范畴了。 这是有时代发展因素在内的。 孟子时代,游说风起。“展开谈天说地。,来诱拿云捉雾人” 摇唇鼓舌之士,心术隐伏,欺世盗名,无异于窃人财物。孟子因 此而深恶痛绝,斥之为钻洞爬墙的贼,与孔子所谴责的色厉内荏 者一样了。(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 说与不说,颇费斟酌,弄不好,进退不是人。所以,还是东 方朔那‘非有先生”的四个字深中肯綮,道出了千古尴尬—— “谈何容易”。 这是从“说”的一方面来看。而我们既然知道当不当说有这 些讲究,知道有这种通过语言和沉默来套取人的“穿窬之类”存 在,那我们就应该知道,这种“穿窬之类”的言语之盗很可能就 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活动着,一有机会,就干那钻洞爬 墙的勾当,钻你语言的洞,爬你思想的墙。所以,我们一定要提 高警惕,严防这种专门以语言和沉默为手段来套取,诱惑你的贼。 比如说,当有人居心叵测地来和你套近乎,冠冕堂皇地来找你 “谈话”时,你就一定要警惕:是不是那“穿窬之类”皮笑肉不笑 地向你走过来了呢?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