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阴历四月初八,是道教尹喜真人圣诞、天师葛祖圣诞、也传说是佛教佛祖显世的降生之日佛诞日来源于瑞达网
http://www.hy928.net/ 2019/5/12 佚名 网络复制标题和链接


阴历四月初八,是道教尹喜真人圣诞、天师葛祖圣诞、也传说是佛教佛祖显世的降生之日。

葛天师,仙公讳玄,字孝先,丹阳句容人,生于汉延熹七年甲辰四月初八。生而秀颖,英姿振发,天才超轶,性识明茂,学通古今,经传子史靡不概览。与张道陵天师、许逊天师、萨守坚天师合称四大天师、“金阙玉神慈悲普度张葛许萨四大真君”等,道教尊为“太极左宫仙翁雷霆玄省天机内相冲应孚佑真君”,居天机府。

尹喜真人,字文公,号文始先生,又称文始真人、巨无上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旦真君等。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澈。大度恢杰,不修俗礼,损身济物,不求闻达。周敬王23年(公元前497年),眼见天下将乱,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因称“关尹子”。道教尊为“尹喜仙师”、“金日古博济世开化天尊”、“昊天金阙玉清上相都仙大法主”等。

(佛祖即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原本就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后来演变为古代的浴佛节,亦称洗佛节、佛诞节和龙华会。

中文名 四月初八 含    义 道教葛祖、尹喜真人诞、佛祖诞 相关节日 庙会、洗佛节、佛诞节和龙华会 习    俗 祈福、祭祀、放生和吃结缘豆

道教四月初八法事概述

道教法事,标准名称贷科仪(俗称做道场或做法事)有阳事科仪(例如:祝寿庆贺、祈福禳祸、消灾解厄、祛病延寿、祈保平安、酬神谢愿等)和阴事科仪(即超荐先灵、度亡生方、炼度施食等)之分。信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到道教宫观参加不同的法事。
 道教科仪


葛祖葛天师概述

葛天师,仙公讳玄,字孝先,丹阳句容人,生于汉延熹七年甲辰四月初八。生而秀颖,英姿振发,天才超轶,性识明茂,学通古今,经传子史靡不概览。与张道陵天师、许逊天师、萨守坚天师合称四大天师、“金阙玉神慈悲普度张葛许萨四大真君”等,道教尊为“太极左宫仙翁雷霆玄省天机内相冲应孚佑真君”,居天机府。
 葛天师

据《抱朴子》记载,曾经从左慈学道,修炼道术,受《九鼎丹经》、《太清丹经》、《金液丹经》等,并受诸秘诀,后以之俱传郑隐。相传他曾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饵,擅符咒诸法,能用符箓为人驱病辟耶。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其列为第三层。
 
一、开启大乘道教,宣讲本行因缘仰赡太上玉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原名《太上洞玄灵宝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乃六朝古《灵宝经》之一。经以太极左仙公向地仙道士三十三人宣讲大乘(sheng)道教的人生“本行因缘”为主旨,劝导其放弃“小乘地仙之道”,改而修行大乘,“志大乘行”,从而“登玉京,入金阙,礼无上虚皇”。
 
仙公告诉地仙为何只得到地仙:“子辈前世学道受经,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人得道,不信大经弘远之辞,不务斋戒,不尊三洞法师,好乐小乘,故得地仙之道。然亦出处由意,去来自在,长生不死。但未得超凌三界,游乎十方,仰赡太上玉京、金阙耳!”就是说,虽然学道,接受经典的教育,但是“善功”作得太少,只想到如何救度自己的身体,未念及怎样去救度他人,只顾盼自身求道,不关心帮助他人得道,而且不相信大乘道教经典的弘远之辞,不履行斋戒,不尊重“三洞法师”,对小乘道教却十分乐意喜好,因此只能获得“地仙之道”。尽管地仙也能够去来自在,长生不死,然而毕竟做不到“超凌三界”,进入神仙境界的至高无上层次——“玉京、金阙”。
 
《赤松子章历·天旱章》发誓:“布散道德,助国扶命,拯拔一切,救物为先。”《宗玄先生玄纲论·明取舍章第三十二》指出:“济物之功未备,登仙之路犹远。”《道法心传·功行为先》以诗歌言志:“行法做神仙,功行要为先。济民并救苦,白日可升天。”《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称大乘溥济以教化众生为急:“欲成大乘,大乘以溥济为先,溥济以开化为急,急教众生,守一存三行五无懈,必究大乘。”《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声明道教对罪恶行径的惩罚,用意仍是救度人:“虽曰罚恶,意在度人。但能自新,无不救度。”这些都是自《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以后,大乘道教所崇奉的人生观。
 
葛仙翁改革了远古对人死后世界的认识,从驱逐鬼魂转变为超度鬼魂,实为大乘法门。据《续道藏·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有,太极左仙公葛真人于天台山授弟子郑思远、沙门竺法兰、释道微、吴时先主孙权,后思远于马迹山中,授葛洪。《续道藏·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记载,葛仙翁所授上清三洞太真道经,一通付名山洞台,一通付弟子,一通付吾家门子弟,世世录传。至人若但务吾经,驰骋世业,则不堪任录传,可悉付名山五岳,不可轻传非其人也。有其人者,宜传之,勿闭天道也。大乘道教思想的起源很早,但很少有人会大乘与道教联系起来,甚至已经被其他宗教包装宣说。

 

二、济炼度人无量,建斋醮演斛食济幽以神度鬼
 
施食,建斋醮济炼道场,演斛食济幽法事。太极仙翁葛玄祖师行此法,故称“太极济炼法”。《太极济炼内法》中有:济者,设饮食以破其饥渴也;炼者,以精神而开其幽暗也。济炼之要,在于静心存神,以神度鬼。
 
张宇初天师《太极济炼内法》:“自仙翁葛真君蒇其教位证仙品世传则有丹阳、洞阳、通明、玉阳、阳晶诸派,而莫要于仙公丹阳者也。丹阳本夫南昌,而南昌乃灵宝一名也。得丹阳之妙者,莫详于所南郑先生内法议略深切着明,诚所谓发仙公未发之蕴也”。
 
至乐道人徐善政序云:“灵宝出书,自古高仙上士得之者,上可以消天灾,保帝王;下可以济拔死魂,开明长夜。其度人无量,着于秘典尚矣。其中济鬼炼度内法,自晋太极葛仙翁修此道于会稽上虞山中,功成道备上升云天,由是以来灵宝之妙,师师相传,祭炼之法,从兹衍矣……”
 
张逊序云:“太极祭炼内法,葛仙公祭鬼之法也。人死魂升而魄降,是其常也。其变化也,则有魂魄不能升降而沦滞于昏冥之中,其饥渴之悫,幽暗之识。茫茫长夜无有己时,是以仙翁悯之,在法中有祭炼之道。所谓祭者,设饮食以破其饥渴也;所谓炼者,以精神开其幽暗也。至使沦滞之徒,释然如冰消冻解,以复其本真,则其法大矣。吴人郑所南,述其所传,刻诸梓以教人”。
 
灵宝斋法始徐、葛、郑三师。徐为徐来勒,葛为葛玄,郑为郑所南。昔葛仙公于若耶山中精思静处,一旦感天上郁罗翘、真定光、光妙音三真人,从空乘凤辇而下,授仙公以法轮经,且大赞叹,开阐仙公济度幽爽之心。
 
民间关于葛天师的传说很多,有的说他能将口中吐出的饭粒变成成千上万只蜂,能使顽石走路,蛤蟆、昆虫、燕雀能在他的指挥下台五音六律翩翩起舞,能从井里取钱请客喝酒,能画符箓为民祈雨,有的说他能拿妖捉怪,曾经在酒店鞭打妖邪,为一秀才解除蛇精缠身,焚邪庙恶小鬼,有的说他曾随孙权出游,沉于江中,数旬而归,有的说他曾给屈家二女仙丹,使二人服后成仙而去,有的说他曾在石壁炼食丹药,不小心掉下一粒,一鸟吃后,即成仙鹤,有的说他功行圆满后,东华帝君录其名入仙籍。总之,其仙迹十分广泛。
 
葛仙公宝诰
 
至心皈命礼。天台得道。阁皂成真。昔受东华。复传西蜀。诏命玉京金阙。位证太极仙班。慈怜拯拔于沉沦。恩念普资于苦爽。葛天氏遗风显著。勾漏令丹砂俱存。括苍仍游。罗浮乃止。修简玉笥。修理金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玉京。东吴太极。左宫仙翁。雷霆玄省。天机内相。玉虚紫灵。普化玄静。常道冲应。孚佑真君。垂恩广教。慈悲大帝。度人无量天尊。
 
志心称念度人无量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尹喜真人概述

尹喜真人,字文公,号文始先生,又称文始真人、巨无上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旦真君等。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澈。大度恢杰,不修俗礼,损身济物,不求闻达。周敬王23年(公元前497年),眼见天下将乱,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因称“关尹子”。道教尊为“尹喜仙师”、“金日古博济世开化天尊”、“昊天金阙玉清上相都仙大法主”等。


尹喜真人在道教中地位崇高,常配祀于老子侧。《无上妙道文始真经》记载,关令尹喜,周大夫也。老子西游,喜望见有紫气浮关,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迩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着书。喜既得老子书,亦自着书九篇,名《关尹子》。今陕州灵宝县太初观,乃古函谷关候见老子处。终南宗圣官,乃关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楼,改号楼观,建老子祠,道观之兴,实祖于此。老子授经后,西出大散关,复会于成都青羊肆,赐号文始先生,即《庄子》所谓博大真人者也。
 
一、仰观东方紫气西迈,乃焚香斋戒问道,得授道德五千言
 
《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太上混元真录》记载,关令姓尹名喜……母氏尝昼寝。梦天下绛绡。流绕其身。见长人语。令咽之。既觉。口有盈味。及真人生时。有双光若日。飞游其侧。室内皆明。良久不知所在。其家陆地自生莲华。光色鲜盛。眼有日精。姿形长雅。垂臂下膝。堂堂有天人之貌。少好学坟索易,善於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彻,虽鬼神无以匿其情状。大度瑰然,不修俗礼,荣戚不形於色。怀道逍遥,有远游之志。其后果历涉山水,考详川谷。卷言此地,知必成真。乃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康王闻之,拜为大夫。以其因楼观望,故号此宅为楼观。周王闻之,拜为大夫。后复招为东宫宾友。

 老子授其《道德经》
 
时关令务行阴,不求闻达。而逸响遐宣,京师美,乃入侍东宫宾友。至昭王时,瞻见东方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当度,乃求出为函谷关令。以物色而遮之曰:夫阳数尽,九星宿值,今岁月并王复九十日之外,法应有圣人经过京邑。至期乃斋戒念真,使扫路四十里,夹道烧香,以俟天真入境。
 
不久老子驾青牛薄板车至函谷关,迎入官舍,北面师事之。居百日,尹喜以疾辞官,复迎老子归楼观本宅,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于是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以授之,老子遂去,不知所终。之后,尹喜乃弃绝人事,按老子所授经法。精修至道,三年后,悉臻其妙。乃著《关尹子》九篇,发挥道德二经。此文以后成了道家经典之一,收录于《百子全书》和《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关尹子》 以独特的视角将'道"的广阔无边的玄意天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其书文辞沈博绝丽,意境深远隽永,超超玄著从做事读书到待人接物,从日常生活到思想修养,从事 理到道理,极大地体现了'道"的内涵。书中有不少警句,如'勿轻小事,小隙沈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勿轻小人,小人贼国'等等,是上古先民长期的经验智 慧积淀。对执政,经商者无疑于常鸣的警钟。古代隐士对关伊子推崇备至,谓道家大藏千万卷,最精微者《关尹子》书也。
 尹喜真人自著《关尹子》九篇,《汉书·艺文志》有载。原本已佚失,今本《关尹子》也称《文始真经》,南宋时期始见于永嘉孙定家。
 
二、与会蜀地后隐武当悟道,心印道德而清虚自守
 

南宋·《舆地纪胜》记:函谷关令尹喜,周康王之大夫,号文始。战国时道家,曾任函谷关尹。他见紫气西来,预知有真入过。未几果见老子来。尹喜迎拜。老子授其《道德经》。并约后会蜀之青羊肆。此后,尹喜托疾不仕,隐居谷内,后归栖于武当三天门石壁下,石门石室喜之所居。古有铜床玉案,早废。其居处名尹喜岩,涧名牛漕涧,青羊涧,因太上神化访喜之地而得名。
 
南朝·郭仲产《南雍卅记》载:“武当山有石门石室,相传云尹喜所栖之地”。武当山大顶之北有“狮子峰”,岩壁上有尹喜岩,一名仙岩。其下有涧名牛槽涧、青羊涧。留传有与尹喜相会的神话故事。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记尹喜岩“古有铜床玉案,今无”。元·罗霆震呤《尹仙岩》诗曰:道之所隐即仙灵,心印函关道德经。不待邛州乘鹤去,此山仙己是天崖。
 
尹喜真人在日常生活中清虚自守,要求自己象射箭一样保持“心平体正”。《吕氏春秋·季秋纪·审己》记“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说明这种心平体正的修持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不仅能够治身治国,而且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庄子·天下篇》记载有尹喜真人的一段话:“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若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尝随人。”盖述其大要在贵本重神,澹然无为,清静自守,独任虚无,随物因应。
 
尹喜真人得道后,老君授其玉册金文,号文始先生,证位为无上真人,玉清上相,为天府四相之一。赐紫芙蓉冠,飞青羽裙,丹得绿袖,交泰霓裳,罗纹目黄级,九色之节,居二十四天王之上,统领八万仙士。元顺帝至元三年(1266年)加封“文始尹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真君”。
 
尹喜仙师宝诰
 
志心皈命礼。隐居下僚,功成上品。识道祖于函谷,辞爵位于朝廷。心悟五千之言,名著丹籍;身逃亿万之劫,意绝红尘。妙法得闻,仙缘有分。大道获遇,俗虑胥融。瑶池特展聚仙旗,金阙因命挽劫运。慈悲自在,智慧无方。大悲大愿,大圣大慈。道德流传,尹喜仙师。
 
又诰
 
志心皈命礼。周代真人,函谷关尹。幼研坟索,少习素易。能洞澈天文经讳,善推测阴阳变幻。雍州终南,筑结草楼。透观星辰,领悟恒道。迎紫气东来圣人,遇太上传授经法。楼观庐庵,传言五千。万法真宗,玄之又玄。开宗嗣讳号文始,载周记知认尹伊。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玉清上相。文始真君。金日古博济世开化天尊。
 
又诰
 
志心皈命礼。九宸绛霄,天水降生。终南修真,武当得道。周朝大夫,函谷关令。洞察天文,草楼参圣。仰观乾象,紫气西迈。师事老君,受言五千。颁传玄微秘旨,道参太极位列先天。五老上帝赐玉册,四极鉴真授金文。同太上并称道祖,传丹鼎尊大宗师。至真至灵,至圣至尊。楼观教主。九天仙伯尹祖真人。昊天金阙玉清上相都仙大法主。洞明无上太初博文文始帝君济世无量阐道天尊。
 
志心称念金日古博济世开化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佛诞日概述

民间也在这一天有放生和吃结缘豆的习俗。在浴佛节前后,还有民间的拜观音求子,以及拜药王活动。  传说,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诞生在印度北部的兰毗尼园。相传佛母摩耶夫人在无忧树下生下佛陀时,园中百花齐放,天空出现九条龙,由龙口吐出香水为婴儿(佛陀)沐浴。所以后世为了纪念佛陀出世,每年佛诞日便模仿九龙吐水沐浴,象征佛弟子信受佛法。所以这一天,各佛寺会在寺院的广场或大殿,摆设庄严的佛桌,上面安置着大佛盘,盘中莲台上亭亭立着一个孩童,代表佛陀刚出生时的悉达多太子像。佛盘中盛满着水,称为香汤,信众以盘中杓子舀起香汤,像神龙一样为佛沐浴。
 
佛祖其人

据说释迦摩尼就是在四月初八诞生的。他出身高贵,属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王国的王子;生性聪颖,从小学习吠陀、武艺,也颇有成就。如果不出意外,即使不能继承王位,也可以凭借出身和能力,在社会上取得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成就。可是,他在29岁时,因感于人生无常,于是告别妻儿,离家出走,寻求解脱。出家后,他修行了六年苦行,但认为这样做都达不到解脱,便在一棵毕钵罗树下坐禅,经七天七夜,对人生和解脱问题进行思考,达到“觉悟”,此时他35岁。  此后,他开始传播自己领悟到的真理,直到80岁去世。释迦摩尼出家的目的,是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途径。为此,他提出了“四谛”的概念。“谛”是实在和真理的意思。四谛即苦、集、灭、道。
 
农历四月初八为佛诞日,而南传、藏传佛教则以阳历五月间的月圆日为佛陀的诞辰、成道日与涅槃日。西元1955年,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于缅甸首都仰光召开第三次会议,曾定此日为世界佛陀日。
 

“天上地下,惟吾独尊”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世尊才生下,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地下,惟吾独尊。’”

 

出处

《修行本起纪》:“此时‘有龙王兄弟,一名迦罗,二名郁迦罗,左雨温水,右雨冷泉,释梵持天服裹之。天雨花香,弹琴鼓乐,熏香烧香,捣香泽香,虚空侧寒。’”《过去现在因果经》“难陀龙王、优难陀龙王于虚空中,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太子身。……天龙八部亦于空中作天伎乐,歌呗赞颂,烧众名香,散诸妙花,又雨天衣及以璎珞,缤纷乱坠,不可称数。”。
 
《般泥洹经》卷下(不载译人附东晋录):“于时八国得佛八分舍利。各还起塔。皆甚严好。梵志毛蹶。种邑道人大温违。还俾贲邑。衡国道士得地灰。归皆起塔庙。舍利八分有八塔。第九甖塔。第十炭塔。第十一灰塔。佛从四月八日生。四月八日舍家出。四月八日得佛道。四月八日般泥洹。皆以沸星出时。此时百草华英。树木繁盛。佛已般泥洹。天下光明灭。十方诸天神。莫不自归佛。”
 
《佛说弥勒来时经》(失译人名附东晋录):“弥勒得道为佛时。于龙华树下坐。树高四十里。广亦四十里。弥勒得佛时。有八万四千婆罗门。皆往到弥勒所师事之。则弃家作沙门。弥勒到树下坐。用四月八日明星出时得佛道。”
 
《佛说摩诃刹头经》(西秦沙门释圣坚译):“佛告天下人民。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生。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去家入山行学道。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得佛道。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般泥洹。佛言。所以用四月八日者何。春夏之际殃罪悉毕。万物普生毒气未行。不寒不热时气和适。今是佛生日故。诸天下人民共念佛功德。浴佛形像如佛在时。是故以示天下人。”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一(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尔时夫人。既入园已。诸根寂静。十月满足。于二月八日(宋、元、明藏,作四月八日)日初出时。夫人见彼园中。有一大树。名曰无忧。花色香鲜。枝叶分布。极为茂盛。即举右手。欲牵摘之。菩萨渐渐从右胁出。”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自夫人怀妊。天为献饮食。自然日至。夫人得而享之。不知所从来。不复飨王厨以为苦且辛。到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化从右胁生堕地。即行七步。举右手住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
 
《佛般泥洹经》卷下(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佛泥曰后。作八宗庙。第九瓶塔。第十炭塔。第十一灰塔。经曰佛以四月八日生。八日弃国八日得道八日灭度。以沸星时。去家学道。以沸星时得道。以沸星时。般泥曰。草木复更华叶。举国树木皆更茂盛。佛般泥曰去。三界天中天。光明以灭。一切十方。皆自归于佛。”
 
《牟子理惑论》(东汉末年作品)说︰“佛四月八日生。”这是可考见的最早史料。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