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物种起源 第一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来源于瑞达网 | |
http://www.hy928.net/ 2018/4/7 达尔文 网络 |
|
|
|
有这几个品种的骨骼,其面骨的长度、阔度、曲度的发育大有差异。下颚的枝骨形 状以及阔度和长度,都有高度显著的变异。尾椎和荐椎的数目有变异;肋骨的数目也有 变异,它们的相对阔度和突起的有无,也有变异。胸骨上的孔的大小和形状有高度的变 异;叉骨两枝的开度和相对长度也是如此。口裂的相对阔度,眼睑、鼻孔、舌(并不永 远和喙的长度有严格的相关)的相对长度,嗉囊和上部食管的大小;脂肪腺的发达和退 化;第一列翅羽和尾羽的数目;翅和尾的彼此相对长度及其和身体的相对长度;腿和脚 的相对长度;趾上鳞板的数目,趾间皮膜的发达程度,这一切构造都是易于变异的。羽 毛完全出齐的时期有变异,孵化后雏鸽的绒毛状态也是如此。卵的形状和大小有变异。 飞的姿势及某些品种的声音和性情都有显著差异。最后,还有某些品种,雌雄间彼此微 有差异。 总共至少可以选出二十种鸽,如果把它们拿给鸟学家去看,并且告诉他,这些都是 野鸟,他一定会把它们列为界限分明的物种的。还有,我不相信任何鸟学家在这样情形 下会把英国传书鸽、短面翻飞鸽、侏儒鸽、巴巴利鸽、突胸鸽以及扇尾鸽列入同属;特 别是把每一个这些品种中的几个纯粹遗传的亚品种,——这些他会叫做物种——指给他 看,尤其如此。 鸽类品种间的差异固然很大,但我充分相信博物学家们的一般意见是正确的,即它 们都是从岩鸽(Columba livia)传下来的,在岩鸽这个名称之下,还包含几个彼此差异 极细微的地方族,即亚种。因为使我具有这一信念的一些理由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应用 于其他情形,所以我要在这里把这些理由概括他说一说。如果说这几个品种不是变种, 而且不是来源于岩鸽,那未它们至少必须是从七种或八种原始祖先传下来的;因为比此 为少的数目进行杂交,不可能造成现今这样多的家养品种的;例如使两个品种进行杂交, 如果亲代之一不具有嗉囊的性状,怎能够产生出突胸鸽来呢?这些假定的原始祖先,必 定都是岩鸽,它们不在树上生育,也不喜欢在树上栖息。但是,除却这种岩鸽和它的地 理亚种外,所知道的其他野岩鸽只有二、三种,而它们都不具有家养品种的任何性状。 因此,所假定的那些原始祖先有两种可能:或者在鸽子最初家养化的那些地方至今还生 存着,只是鸟学家不知道罢了;但就它们的大小、习性和显著的性状而言,似乎不会不 被知道的;或者它们在野生状态下一定都绝灭了。但是,在岩崖上生育的和善飞的鸟, 不像是会绝灭的;具有家养品种同样习性的普通岩鸽,即使在几个英国的较小岛屿之或 在地中海的海岸上,也都没有绝灭。因此,假定具有家养品种的相似习性的这样多的物 种都已绝灭,似乎是一种轻率的推测。还有,上述几个家养品种曾被运送到世界各地, 所以必然有几种会被带回原产地的;但是,除了鸠鸽(dovecotpigeon)——这是稍微改 变的岩鸽——在数处地方变为野生的以外,没有一个品种变为野生的。再者,一切最近 的经验阐明,使野生动物在家养状况下自由繁育是困难的事情;然而,根据家鸽多源说, 则必须假定至少有七、八个物种在占代已被半开化人彻底家养,并且能在笼养下大量繁 殖。 有一个有力的并且可应用于其他几种情形的论点是,上述各品种虽然在体制、习性、 声音、颜色以及大部分构造方面一般皆同野生岩鸽相一致,但是一些其他部分肯定是高 度异常的;我们在鸠鸽类的整个大科里,找不到一种像英国传书鸽的、或短面翻飞鸽的、 或巴巴利鸽的喙;像毛领鸽的倒羽毛;像突胸鸽的嗉囊;像扇尾鸽的尾羽。因此必须假 定,不但半开化人成功地彻底驯化了几个物种,而且他们也有意识地或者偶然地选出了 特别畸形的物种;此外,还必须假定,这些物种以后都完全绝灭了或者湮没无闻了。看 来这许多奇怪的意外之事是完全不会有的。 有关鸽类颜色的一些事实值得考察二岩鸽是石板青色的,腰部白色;但是印度的亚 种——斯特里克兰的青色岩鸽(C.intermedia)的腰部却是青色的,岩鸽的尾端有一暗 色横带,外侧尾羽的外喙基部呈白色。翅膀上有两条黑带。一些半家养的品种和一些真 正的野生品种,翅上除有两条黑带之外,更杂有黑色方斑。全科的任何其他物种都不同 时具有这几种斑纹。在任何一个家养品种里,只要是充分养得好的鸽子,所有上述斑纹, 甚至外尾羽的白边,有时都是充分发达的。而且,当两个或几个不同品种的鸽子进行杂 交后,虽然它们不具有青色或上述斑纹,但其杂种后代却很容易突然获得这些性状。现 在把我观察过的几个例子之一述说于后:我用几只极其纯粹繁殖的白色扇尾鸽同几只黑 色巴巴利鸽进行杂交——巴巴利鸽的青色变种是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